2024欧洲杯·投注(UEFA)官方网站-Master Platform

真正卓越的人,都在践行“人生最优策略”

发布日期:2020-11-10

几乎每个人,都想走出一条人生最佳路径。有人说要扬长避短,有人说要取长补短,这或许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策略——如何处理优势与弱势,又如何挖掘并利用天赋。


“人生最优策略”真的存在吗?今天的文章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来源 | 艾菲的理想


01 两种人生策略


第一种人生策略——传统的人生策略


这种人生策略说的是要想成功,你就得弥补自己的缺点,因为只有弥补缺点才能通往成功。


就像那个水桶,如果上面有一块很短的板,水就会从那里流出来,于是这个桶就永远也无法装满。这里的短板说的正是一个人的缺点、弱点、弱势。



所以,第一种人生策略的关键在于: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然后努力改善这些缺点,把那块短板补起来。同时,对于优点,只要保持就好。


这种人生发展策略还告诉我们,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你想实现的任何目标。


第二种人生策略


它是“基于优势的人生策略”,我也称之为“长板理论”。


它说的是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和弱势,与其花大量时间精力去不断弥补弱势,不如通过聚焦和强化优势,获得成功。


优势从何而来?


优势来源于天赋,所以,要先找到自己的天赋,然后再将天赋打磨成优势,最后再聚焦和强化优势以获得成功。


比如:你的天赋之一是“沟通”,拥有这一天赋的人很有表达欲,能说会道,而且会讲故事,能够讲得很生动,有天生的感染力。


这就是一种天赋,因此你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知识和技能去打磨你的沟通天赋,然后寻找机会多做演讲、培训,让它逐渐变成你的优势。


最后,再用这个优势帮你获得成功,比如通过补充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或老师。又或者,通过补充法律方面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去成为一名律师。 


那么,对于自己的弱势,第二种人生策略是不是就不管不顾了?


不是,但它不会像第一种策略那样,聚焦弱势弥补弱势。而会通过一些策略去进行弱势管理,从而让它不要阻碍目标的实现。


在这种人生策略里,最重要的事情始终是:把你的优势变得更强,然后让它带你走向成功


所以,这两种人生策略的核心区别就在于:前者关注的是弱势,然后在弱势上使力后者关注的是天赋和优势,然后在天赋和优势上使力


那么,这两种人生策略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不同呢?


如果你选择第一种人生策略,那么,通过努力你也可能实现“达到”或“良好”。但是,因为你做的事并非天赋所在,所以,无论如何你也达不到“卓越”或“出类拔萃”的境界。


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种人生策略?


那你就是在自己的天赋上努力,所以你比前者有更高几率达到“卓越”境界。


所以说,决定一个人发展下限的,是他的努力,努力可以让他实现“达成”或“良好”;而决定一个人发展上限的,是他的天赋,天赋才能帮他进阶到“出类拔萃”。


02 两种人生策略的不同结果


如果,你选择了第一种人生发展策略,最终,你可能也会取得还算不错的成就,比如“85分”的成绩。


但是,整个过程会非常艰难,同时你也很难感受到人生的愉悦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我接纳度会比正常人的水平更低。


为什么?


道理并不复杂。


有谁能在天天想着如何弥补缺点、自己到底还有哪些不足的时候,还总兴高采烈的?


相反,如果每天做的都是自己自然而然就能做好的事,肯定会轻松愉快得多。


我有一位咨询者是别人眼中的优秀者,BAT名企光环、丰厚薪资,但他却始终处在一种冲突和纠结的状态里。


他的天赋在“关系建立”领域,但他做的事却是纯粹的数据类工作,是他花了很多年辛苦学习并奋斗到的职业。


在这份工作中,他的天赋被压抑了,没能活出自己的天赋。另一方面,他将多年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对自己弱势的培养上,希望依靠努力获得出类拔萃的成绩。然而多年过去,他忽然发现,不论多么努力也只能止步于良好。


他说:“有时,我看到其他同事轻而易举的解决技术难题,每天按时下班,但我却要非常努力才能解决同样问题,每天都要加班的时候,我就恨我自己不够聪明。”


异常辛苦的努力,加上始终没能达到“卓越”目标的无力,二者合在一起,令他心力交瘁。


那时的他不知道,自己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


更好的选择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第二种人生策略。


与第一种人生策略相比,第二种人生策略不但能极大拓展你的上限,帮你达到出类拔萃的境界。同时,它还能让你身心合一,不再总是处于别扭和撕裂的状态,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满足感、愉悦感和自我接纳度


那么现在,你又会选哪一种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可惜,99%的人,都是在根本不知道有这两种策略存在的情况下,就已做出了一辈子的选择,而且还不再有重新选择的勇气。


他们不相信有天赋这回事,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天赋,于是,一辈子就这么错过了。


03 我有天赋吗?


虽然,我在既往文章中很多次的写到过天赋,也分享过自己的天赋,但依然有很多人在跟我说:“我觉得我没有任何天赋,我实在是太普通了。”


然而,真是这样吗?


一提到天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跑步、篮球、足球等体育领域;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或者数学、物理等科学领域。


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这些才能被称为天赋。


所以,也只有像莫扎特、爱因斯坦、科比这种人,才算得上是有天赋的。


其实,这是对天赋的天大误解。


在我们三岁的时候,大脑中形成了100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在向外伸展,力图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连结,每次联结的成功建立,都意味着形成了一个突触,而每一个神经元都有15000个突触连结。通过这样的连接,我们的大脑中产生了精妙、复杂的神经网络。


就像花园中有一位园丁在修剪花草,在此之后的12年时间里,这些神经元的突触连结,也在被不断地修剪着,一些连结消失了,一些连结被保留下来了,一些连结被极大的加强了。


这个修剪的过程就发生在3-15岁期间,是在你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


如果在3-15岁,你不断接触新鲜事物,并且那些“天真、可笑”的疑问没有被大人和学校压制,那么你的“好奇心”突触连结就会被不断加强,日后它就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名叫“学习”的天赋


如果在3-15岁,你一直喜欢思考,而且这种对思考的喜欢没有被压制或制止,那么你的“思维”突触连结就会被不断加强,日后它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名叫“思维”的天赋


当突触连结的修剪完成后,大脑这座花园中就出现了三种路,分别是:狭窄崎岖的土路,普通的路,以及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而天赋其实就是那些我们大脑中留下来并得到加强的突触连结,也就是那些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可惜,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见识过自己“高速公路”的厉害,它们每天费尽力气地行驶在狭窄崎岖的土路上,以免跌下来摔倒。


可见,天赋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是先天与后天在互相作用下产生的,但它形成的时间基本停留在了16岁前。当然,这并不是说在16岁后就不可能发生变化,只是变化发生的几率和难度要大上很多。


04 显性天赋 VS 隐形天赋


而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天赋,其实都是“显性的”。


我称之为“显性天赋”,比如在数学、文学、艺术、运动等领域的特别突出的、优于常人的天赋。


但是,还有一类截然不同的天赋,我称之为“隐形天赋”,这类天赋就是我刚才说的每个人都拥有的那些被强化的神经突触连结。 


这类天赋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了的珍宝,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它们可能并不会表现在音乐、绘画、数学、篮球才能上,但它们却时常表现在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如何行动上,是我们如影随行的思维方式、感受和行为方式


比如:对于看到的资料、文章、结论,除非你能看到确凿的事实与数据,否则你就总是抱着怀疑态度。这就是一种天赋,它的名字叫“分析”


比如:你喜欢探索哲学性、抽象性的话题,喜欢探究自我和内心世界,喜欢不断的思考。这也是一种天赋,它的名字叫“思维”


比如:你能看到每个人身上独特的地方,并会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独特性而喜悦。这也是一种天赋,它的名字叫“个别”


再比如:你能敏锐感知到他人与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变化。这也是一种天赋(虽然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习惯称之为敏感,很多人常会对它嗤之以鼻,但这是不对的),它的名字叫“体谅”


再比如:无论身处电梯里、飞机上、杂货店内、还是其他任何地方,你都喜欢与陌生人交谈,能轻松与陌生人建立联系。这无疑也是一种天赋,它的名字叫“取悦”


我以前在文章里讲过的我的天赋之一——学习,很有好奇心,超爱学新东西,不管有用没用,自己的事是不是已经够多了,这就是一种扯也扯不断的吸引力。


它就是一种天赋,在不断牵引着我。它让我在这些年里学习了很多领域,一直抱有好奇心与探索欲,从未因年龄增长而减少过。


我在我的很多学员和团队成员身上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天赋:


有人不喜欢冲突,善于在不同部门间达成共识、并最终实现目标;


有人说干就干,极具行动感染力。有人总能看到他人身上的潜力,并愿意帮助他人成长。


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像数学、艺术、运动那样的“显性天赋”可能只有很少人才有,然而“隐形天赋”却是人人都有。


05 最后的话


我毫不迟疑的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而且任何时候去发现和探索都为时不晚


关键是你也要相信,即使你看似毫不出众、普通平凡,你也是带着你的独特天赋来到这人世间的。


所以,你有理由让自己的天赋绽放光芒,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幸福。 


end

责任编辑: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