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欧洲杯·投注(UEFA)官方网站-Master Platform

谭仲明:并购潮中要耐住寂寞

发布日期:2008-03-07
 
    去年以来,中国中材集团在水泥领域并购动作频频,先后拿下天山股份、赛马实业,如今又要揽冀东水泥入怀。就市场关注的水泥行业整合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中材集团董事长谭仲明。没有一般企业家锋芒毕露的犀利,谭仲明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开始了这次专访……
    闪电牵手冀东
    记者:水泥行业有一句话“得冀东者得天下”。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冀东水泥是中材在水泥领域关键性的一步,您怎么看?
    谭仲明:我们与冀东的合作完全是强强联合,不仅是我们认为冀东能够提升中材集团的整个水泥业务水平,冀东方面也认为与中材合作会给它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能说说如何与冀东结缘的么?
    谭仲明:如果要说我们和冀东的合作可早了。我们双方之前就在水泥生产线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矿山资源勘探、矿山建设方面有着多年的合作,双方的人员彼此都非常熟悉。这让我们之后的合作有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是什么促使中材集团能够这么迅速地揽获芳心的呢?
    谭仲明:我想主要还是双方各自优势彼此吸引。中材掌握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晶体、先进陶瓷、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装备等核心技术,在国内水泥技术领域和非金属材料领域拥有强大的优势。唐山市水泥产业基础好,非金属材料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亟待升级发展。另外,我们在发展战略、做事原则、价值取向上比较接近,也是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记者:印象中,中材集团增资控股冀东的框架协议是与唐山市政府签订的,能不能说说框架协议的具体内容?
    谭仲明:中材集团与唐山市的合作领域是多方面的,除了在水泥制造业领域进行合作,还包括水泥装备制造与工程业、先进陶瓷和光电子材料产业、风力发电机复合材料叶片产业及水泥余热发电产业等诸多领域。
    当时唐山市的想法是在加速水泥相关产业的发展外,也希望其他产业选择在唐山发展,提升其自身的产业结构。而就我们来说,集团旗下的高新材料业务目前也面临快速发展,正在寻找适合发展的区域开拓这方面业务。
    对龙头企业感兴趣
    记者:从2006年起的一系列动作,让外界感到中材集团在水泥领域发力了,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发力?
    谭仲明:这只能说外界此前对我们和水泥行业的关注度有限。其实,我们的水泥战略在更早前已经形成了,收购第一家水泥企业——汉中市水泥厂(现名:中材汉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到现在不过三年多的时间,我们通过并购和建设,已经实实在在地拥有2400多万吨的水泥生产能力,是国内同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型企业。
    记者:能具体说说中材集团的水泥战略么?
    谭仲明:我们在水泥领域的战略是——做区域龙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水泥产品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目前水泥产业的集中度还很低,在短期内还很难出现对全国水泥行业有控制力的企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做区域龙头,取得区域控制力。所以我们在收购企业或投资建设时,也会以“是否有助于我们成为区域龙头”作为重要条件。对我们拟收购的企业,首先会看其是否在当地拥有市场控制力,是否是龙头企业;如果不是龙头,那么是否有成为龙头的潜力。
    记者:从天山到赛马再到现在的冀东,中材集团在选择收购对象时似乎比较谨慎?
    谭仲明:我们做企业的风格是稳健!我们做企业,无论是并购还是建设,都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我们在选择并购企业的过程中,重视的是企业的质量,宁缺毋滥。有的企业我们通过一、二年的跟进调查,不理想,就坚决放弃。有些企业,我们放弃了,别的企业进去了,后来经营情况不佳,有的又退出来了,事实证明,我们很多放弃的选择是正确的。
    记者:在中材选择并购企业时有哪些硬性条件?
    谭仲明:当然。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我们的战略,如果是零零碎碎的市场,就不会考虑,这需要被收购企业在当地至少拥有市场控制力;其次,它要拥有很好的团队;再次,要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包袱不能太重,技术也要比较先进,我们不能去拿落后的产能。
    并购不能跟风起舞
    记者:从2006年开始的水泥行业并购潮,是否让收购水泥企业的成本水涨船高了呢?
    谭仲明:这是一定的。在全行业的整合风潮中,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太理性的行为,比如说片面做大。市场上往往一看到谁并购了多少家企业就感觉很受鼓舞,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来理解。做企业并购整合不要跟风起舞。如果不能理性的评估,去赶这股风潮的话,可能明天就会出问题。如果看到其他人并购的热火朝天,我们耐不住寂寞了,沉不住气了,很容易出现风险。
    记者:中材集团如何来评估收购价格是否合理?
    谭仲明:企业并购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当然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本身也是从事水泥技术装备和工程行业的,建一个同样类型的企业要花多少钱,可以作为评估收购价格的一个基本的参考;当然,除此之外,收购后是否需要我们加大投资,资源情况,是否拥有成熟的销售网络,这些有形、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我们考虑的因素。
    记者:那么,您怎么来评价目前的这股风潮?
    谭仲明:对并购,从国外的经验看,成功的并不占多数,有些掌握得不好,还可能连母公司也给带垮了。业内大多数企业对当前的并购还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性判断的。
    记者:那么您个人认为水泥行业的整合目标,最终将达到一个怎样的状态?
    谭仲明:现在全国有5000多家水泥企业,我个人感觉3年内很难降到1000家以内。从长远来看,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水泥企业的数量应该能够缩减到100家左右,这样的状态才是比较合理的。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manager
top